婆 pó
基本解释
婆的基本解释
婆 pó
1.年老的妇女:老太~。
2.丈夫的母亲:~媳。
3.旧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巫~。
4.〈方〉祖母或与之同辈的妇女:~~。外~(外祖母)。
详细解释
婆的详细解释
——婆娑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
舞
婆娑,舞也。——《尔雅》
盘旋;停留
婆娑虖术艺之场,休息虖篇籍之囿。——《汉书》
分散;扶疏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文选·王褒·洞箫赋》
舒展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唐· 姚合《游河阳河岸》
〈名〉
年老的妇人 。
如:苦口婆心;婆老(老太婆和老头子的合称);婆儿(年老的妇人);婆儿气(老婆子的脾气与作风)
旧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 。
如:接生婆;媒婆;婆官(女巫);婆塞(和尚);产婆
已婚妇女,妻 。
如:婆姨;婆娘(女人。含贬意);老婆;家主婆;婆子(妻,老婆);婆老(老婆子和老头子)
丈夫的母亲 [mother-in-law]。
如:公婆;婆婆
祖母 。
如:太婆;外婆;伯婆;婆婆(方言。奶奶)
母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乐府诗集·佚名·折杨柳枝歌》
古代广西少数民族对老人的称谓
婆,男亦称婆。——《正字通》
康熙字典
婆的康熙字典解释
婆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韻會】【正韻】蒲禾切,𠀤音皤。【說文】奢也。一曰老母稱。方俗稱舅姑曰公婆。又廣西猺俗,男子老者,一寨呼之曰婆,其老婦則呼之曰公。 又黃婆,𦜉神也。養生家以𦜉能母養餘臓,名曰黃婆。 又孟婆,風神也。【楊愼曰】孟婆,宋汴京勾攔語,謂風也。 又鞞婆,琵琶名,見【搜神記】。 又梵言耆婆,華言長壽天神。梵言貧婆,華言叢林。梵言優婆塞,華言善士。𠀤見【祖庭事苑】。 又國名。闍婆國,卽瓜哇國,元遣史弼征之,封爲瓜哇國王。 又城名。蓬婆城,在吐蕃。【杜甫詩】已收滴博雲閒戍,更奪蓬婆雪外城。 【說文】作媻。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婆”是形声字。隶变后楷书写作“婆”,从女,波声。
《说文》无。
“婆”的本义是年老的妇人。又引申特指母亲。如《乐府诗集·折杨柳枝歌》:“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这里的“阿婆”指的就是母亲。又指丈夫的母亲。也指祖母。如“外婆”。还引申指旧时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如“渔婆”、“媒婆”、“接生婆”。
字源字型
婆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