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 piàn piān
基本解释
片的基本解释
片 piàn
1.平而薄的物体:卡~。名~。
2.切削成薄的形状:~肉片。
3.少,零星:~段(整体当中的一段)。~刻。~面。~甲不存。
4.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儿开会。
5.〔~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
6.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药。一~新气象。
片 piān
义同(一),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
详细解释
片的详细解释
〈动〉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同本义
片,判木也,从半木。——《说文》。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
又如:片批(切肉的一种刀法。刀略倾斜,切之使肉成片状)
用刀将物斜削成扁薄形状 。
如:两只山鸡已经都片出来了,又片了些羊肉片子
〈名〉
扁而薄的东西 [a flat,thin piece;slice;flake]
雪片一冬深。——唐· 杜甫《寄杨五桂州谭因州参军段子之任》
又如:唱片;画片;相片;影片;片石(片状石料);木片;玉兰片;虾片;名片;瓦片;片楮(片纸)
半;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或较大地区内划出来的较小地区
片言可以折狱者。——《论语》
又如:分片包干;片儿会;片简(片断的文字材料);片断(指整体中的一部分);片玉(比喻群贤之一);分片负责;土地连成片;片合(两半相合。指交配)
花瓣 。
如:花片;牡丹片
雪花
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唐· 方干《叙雪寄喻凫》
词的分段称分片,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下一段的开头叫“过片”
〈形〉
单个;单只 。
如:片影(一片影子;孤独的身影);片帆(孤舟;一只船);片字(犹只字);片雨(阵雨;局部地区降落的雨);片席(片帆,孤舟)
微小;微少
卧此片时醒。——唐· 杜甫《高柟》
又如:片言折之(用三言两语去说服他);片札(小简,短信);片善(微小的优点);片语(简短的话);片霎(片刻,刹那);片辞(简短的言辞);片鳞半爪(喻事物的极小部分);片句(简短的语句)
形容极短的时间 。
如:片晷(片刻。晷,日晷,测日的仪器,借指时间);片晌(片响。很短的时间)
偏颇;不全面 [one-sided]。
如:片记(片面记载,不全面的记载)
〈量〉
形容薄而成片的东西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 李白《望天门山》
又如:两片安眠药
延伸的平面或广阔区域(如陆地或水域)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印度南部的一片热带农村地区;两河之间的一片森林地带
如同舞台布景一般的真实的或想象的景物 。
如:一片丰收景象
另见 piān
〈名〉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用于口语一部分词)。
如:唱片儿;画片儿;相片儿;影片儿
另见 piàn
康熙字典
片的康熙字典解释
片 【巳集中】【片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匹見切,偏去聲。【說文】判木也。从半木。【廣韻】析木也。【玉篇】半也,判也,開坼也。【論語】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註】孔曰:片,猶偏也。聽獄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獄者,惟子路可。【朱註】片言,半言也。 又【增韻】瓣也。又茶亦以片計。【白居易詩】綠芽十片火前春。【蘇軾詩】建茶三十片。 又【集韻】【類篇】𠀤普半切,音泮。【集韻】本作牉。【莊子·則陽篇】雌雄片合。詳牉字註。
说文解字
片的说文解字解释
判木也。从半木。凡片之屬皆从片。
判木也。謂一分爲二之木。片判以曡韵爲訓。判者,分也。周禮媒氏。掌萬民之判。喪服傳曰。夫妻胖合也。牉當作片。片卽媒氏判字。鄭注周禮云。判,半也。得耦爲合。主合其半成夫婦也。按夫婦各半而合。故取象於合?。漢書一半冰。亦叚半爲片字。从半木。木字之半也。匹見切。十四部。凡片之屬皆从片。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片”是指事字。甲骨文字形像劈开的木片。隶变后楷书写作“片”。
《说文·片部》:“片,判木也。从半木。凡片之属皆从片。”(片,已剖的木。由小篆“木”字的右半会意。大凡片的部属都从片。)
“片”的本义为劈开树木之类,读作piàn。如“片批”,是一种切肉的刀法,刀略倾斜,切之使肉成片状。泛指平而薄的东西。如杜甫《寄杨五桂州谭》:“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又用于延伸的平面或广阔区域。如王之涣《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还可用于景色、气象等。如“一片丰收的景象”。
作动词,指用刀将物斜削成扁薄形状。如“片了些羊肉片儿”。
作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如李白《望天门山》:“孤帆一片日边来。”
口语中读作piān,特指某些有图像或录音的薄而平的东西。如“唱片儿”、“相片儿”。
字源字型
片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