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 yáng
基本解释
扬的基本解释
扬 yáng
1.高举;向上升:~手。~帆。
2.在空中飘动:飘~。飞~。
3.往上撒:~场。
4.传播出去:宣~。
5.称赞:颂~。表~。
6.指江苏扬州:~剧。
详细解释
扬的详细解释
〈名〉
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清扬婉兮。——《诗·齐风·猗嗟》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唐·卢仝》
过长过高的树枝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古九州之一 。辖今苏、皖、赣、浙、闽诸省
姓
康熙字典
扬的康熙字典解释
扬 【卯集中】【手字部】
〔古文〕敭𠭲【唐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飛舉也。【詩·王風】揚之水,不流束薪。【傳】揚,激揚也。【疏】謂水急激而飛揚,波流疾之意也。又【豳風】以伐遠揚。【疏】謂長條揚起者。 又【增韻】發也,顯也。【廣韻】舉也。【易·夬卦】揚于王庭。【疏】發揚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書·堯典】明明揚側陋。【禮·文王世子】或以言揚。【疏】能言語應對,亦舉用之。 又稱說也。【禮·祭統】銘者,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前漢·季布傳】使僕游揚足下,名於天下,顧不美乎。又【爾雅·釋詁】𢋐揚,續也。 又簸去糠粃也。【詩·小雅】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又眉上下曰揚。【詩·鄘風】揚且之皙也。【傳】揚,眉上廣。【又】子之淸揚。【疏】揚者,眉上之美名。旣名眉爲揚,因謂眉之上,眉之下皆曰揚。 又鉞也。【詩·大雅】干戈戚揚。 又州名。【書·禹貢】淮海惟揚州。【疏】江南之氣躁勁,厥性輕揚,故曰揚州。亦曰:州界多水,水波揚也。 又姓。【揚雄·自序】揚別爲一族。周宣王子尚父封揚侯,因氏。又宋揚避舉,明揚光休。 通作颺。
说文解字
扬的说文解字解释
飛舉也。从手昜聲。
飛舉也。从手。昜聲。與章切。十部。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扬”是会意兼形声字。金文,像一人双手举璧之形。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揚”与“敭”。汉字简化后写作“扬”。
《说文·手部》:“揚,飞、举也。从手,昜声。”(揚,飞起;举起。从手,昜声。)
“扬”的本义是举。如“扬鞭”,指举起鞭子。引申为升高。如“扬帆远航”。
用于抽象意义,指精神、情绪高涨。如“趾高气扬”、“斗志昂扬”。又引申指显露、传布。如“臭名远扬”、“家丑不可外扬”。还表示称赞。如“颂扬”。又引申指容貌出众。如“其貌不扬”。
用作地名,指江苏省扬州市。如“淮扬”、“扬剧”。
字源字型
扬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