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 nǐ
基本解释
拟的基本解释
拟 nǐ
1.起草;设计:~稿。~方案。
2.打算:~采纳。
3.模仿:模~。
康熙字典
拟的康熙字典解释
拟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魚紀切【集韻】【韻會】偶起切,𠀤疑上聲。【說文】度也。【增韻】準擬揣度以待也。【易·繫辭】擬之而後言。【疏】擬度之而後言也。 又像也,比擬也。【前漢·公孫弘傳】管仲相齊有三歸,侈擬於君。【註】擬,疑也,言相似也。【後漢·張衡傳】吾觀太𤣥,方知子雲妙極道數,乃與五經相擬。【集韻】或作譺。又作懝。【禮記】通作儗。【漢書】借作儀。
说文解字
拟的说文解字解释
度也。从手疑聲。
度也。今所謂揣度也。从手。疑聲。魚己切。一部。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拟”是形声字。小篆从手,疑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擬”。汉字简化后写作“拟”。
《说文·手部》:“擬,度也。从手,疑声。”(擬,揣度。从手,疑声。)
“拟”的本义为忖度、揣测。如《周易·系辞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引申指相比、类似。如“无可比拟”。又引申指照着做、模仿。如“拟作”,就是摹仿别人风格进行的创作。还引申指打算、计划。如“拟定”、“拟旨”。
字源字型
拟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