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 guǎn
基本解释
馆的基本解释
馆 guǎn
1.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旅~。
2.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领事~。
3.(~儿)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照相~。饭~儿。
4.收藏、 陈列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博物~。天文~。文化~。图书~。展览~。体育~。
5.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坐~。家~。
详细解释
馆的详细解释
〈动〉
住,住宿
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元年》
康熙字典
馆的康熙字典解释
馆 【戌集下】【食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音貫。【玉篇】客舍。【詩·鄭風】適子之館兮。【禮·曾子問】公館復,私館不復。【註】公館,若今縣官舍也。【周禮·地官·遺人】五十里有市,市有𠋫館,𠋫館有積。 又【西京雜記】公孫弘開客館,招天下之士。一曰欽賢館,德任毗贊佐理隂陽者居之。次曰翹材館,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次曰接士館,一善一藝者居之。 又【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註】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又重館,地名,在今山東魚臺縣。【左傳·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館。 又與管通。【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註】管猶館也。 又【集韻】【韻會】𠀤古緩切,音管。義同。 又叶扃縣切,音睊。【徐幹·齊都賦】後宮內庭,𡣕妾之館。衆偉所施,極功窮變。
说文解字
馆的说文解字解释
客舍也。从食官聲。《周禮》:五十里有市,市有館,館有積,以待朝聘之客。
客舍也。鄭風,大雅傳曰。館,舍也。按館古假觀爲之。如白虎通引于邠斯觀。又引春秋築王姬觀于外。沈約宋書曰。陰館前漢作觀。後漢,晉作館。東觀餘論曰。漢書郊祀志作益壽延壽館。封禪書云。作益延壽觀。漢書衍一壽字耳。自唐以前六朝時。凡今道觀皆謂之某館。至唐始定謂之觀。从𠊊。宫聲。古玩切。十四部。周禮。五十里有巿。巿有館。館有積。㠯待朝聘之客。遺人職。凡賓客會同師役。掌其道路之委積。五十里有巿。巿有𠊱館。𠊱館有積。鄭云。𠋫館,樓可以觀望者也。以觀望釋館。釋名曰。觀者,於上觀望也。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馆”是形声字。小篆从食,官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館”。汉字简化后写作“馆”。
《说文·食部》:“館,客舍也。从食,官聲。《周礼》:五十里有市,市有馆,馆有积,以待朝聘之客。”(館,接待宾客的房屋。从食,官声。《周礼》说:每五十里有集市,集市上有馆舍,馆舍里有聚积的粮草,用以招待朝拜、问候的宾客。)
“馆”的本义为接待宾客供应膳食的房屋。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乃筑诸侯之馆。”引申指华丽的房屋。如龚自珍《病梅馆记》:“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如今泛指各国使节办公的地方。如“领事馆”。也指各种服务性的店铺。如“饭馆”。
字源字型
馆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