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溺是什么意思 溺怎么读 溺的解释 溺字组词

niào

溺字的图片
部首
总笔画13
部外笔画10
Unicode6EBA
GBK编码C4E7
BIG5编码B7C4
五笔86IXUU
五笔98IXUU
仓颉码ENMM
郑码VYT
四角号码37127
结构左右结构
笔顺4415154151541

基本解释

溺的基本解释

溺 nì

1.淹没:~死。

2.沉迷不悟;过分:沉~。~爱。

溺 niào

同“尿(niào)”。

详细解释

溺的详细解释

1. 溺 [niào]2. 溺 [nì]

溺 [niào]

〈动〉

  1. 排泄小便。后来作“尿”

    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更:轮番。睢:范睢。)——《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又如:溺尿(解小便);溺溲(撒尿)

〈名〉

  1. 人或动物排泄的小便

    中热,故溺赤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矢溺皆闭其中。——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溺盆子(小便盆);溺壶(小便壶);溺窝子(尿坑);溺器(盛小便的器物)

  2. 另见 nì

溺 [nì]

〈动〉

  1. 没入水中

    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离娄上》

    溺死者。——《吕氏春秋·察今》

    河中溺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

    又如:溺女(将刚生下的女婴投入水中淹死);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溺没(沉没);溺溺(沉没);溺毙(淹死)

  2. 沉湎,无节制

    困于所溺。——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又如:溺信(沉迷);溺志(心志沉湎于某种事情);溺情(思想感情沉湎于某个方面);溺意(心志沉湎于某个方面);溺心(潜沉心志);溺惑(沉迷;迷信)

  3. 陷于困境

    天下溺,援之以道。——《孟子·离娄上》

  4. 失职 。如溺职

  5. 假借为“弱”。水浅,意谓水弱不能胜舟

  6. 另见 niào

康熙字典

溺的康熙字典解释

溺 【巳集上】【水字部】

〔古文〕㲻【廣韻】奴歷切【集韻】【韻會】乃歷切,𠀤音惄。沒也。【釋名】死于水曰溺。溺,弱也,不能自勝也。【詩·小雅】載胥及溺。 又凡人情沈湎不反亦曰溺。【禮·樂記】姦聲以濫溺而不止。 又【集韻】昵角切,音搦。亦沒也。 又【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日灼切【正韻】如灼切,𠀤音若。水名。【說文】水自張掖刪丹,西至酒泉,合𥠖餘波入于流沙。【書·禹貢】作弱水。 又【集韻】奴弔切。與尿同,小便也。【史記·范睢傳】賓客飮者,醉便溺睢。

说文解字

溺的说文解字解释

水。自張掖𠛹丹西,至酒泉合黎,餘波入于流沙。从水弱聲。桑欽所說。

溺水。自張掖刪丹西至酒泉合黎。餘波入于流沙。禹貢曰。弱水旣西。又曰。道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張掖郡刪丹,二志同。前志刪丹下曰。桑欽以爲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又張掖郡居延下曰。居延澤在東北。古文以爲流沙。水經曰。合離山在酒泉會水縣東北。流沙地在張掖居延縣東北。今甘肅舊山丹衛卽刪丹廢縣。舊甘州衛西北千二百里有故居延城。故居延城東北有居延海。衛西北四十里有合黎山。衛西有弱水。胡氏渭禹貢錐指曰。溺水正流入居延海。其餘波則入流沙。流沙非居延也。从水。弱聲。而灼切。二部。按今人用爲㲻𣳚字。溺行而㲻廢矣。又用爲人小便之?字。而水名則皆作弱。桑欽所說。漢書儒林傳。孔氏古文尙書,安國授都尉朝。朝授膠東庸生。庸生授淸河胡常少子。常授虢徐敖。敖授王璜及平陵塗惲子眞。子眞授河南桑欽君長。地理志偁桑欽說五。水部引桑欽說三。桑經典釋文作乗。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溺的图片

“溺”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人,从水,会人沉入水中淹没之意。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溺”。

《说文·水部》:“溺,水。自张掖丹西,至酒泉合黎,馀波入于流沙。从水,弱声。桑钦所说。”(溺,水名。从张掖郡丹县西,至酒泉的合黎山,下游流到居延泽一带的沙漠。从水,弱声。这是桑钦的说法。)

“溺”的本义为水名,读作ruò。引申指缓、缓缓地。如《楚辞·大招》:“东有大海,溺水(水无力不能浮物)浟浟只。”

读作nì时,“溺”的本义为淹没、沉没。如“溺水”。引申指陷入危难或某种不好的境地。如《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意思是天下陷入危难。由沉没引申为沉湎、沉迷其中而不悟、无节制。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字源字型

溺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