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 cháo
基本解释
巢的基本解释
巢 cháo
1.鸟的窝,也称蜂、蚁等的窝:鸟~。蜂~。
2.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匪~。倾~出动。
3.姓。
详细解释
巢的详细解释
〈名〉
(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同本义 [birds' nests]
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说文》
鸟之所乳谓之巢。——《小尔雅》
夏则居橧巢。——《孔子家语·问礼》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又泛指其他动 物的巢穴
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汉书·五行志》
又泛指蜂、蚁、兽的窝。
如:巢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以瞭望敌军。车上有用辘轳升降的瞭望台,人在台中,如鸟在巢,故名);巢聚(谓聚集在巢穴中)
古人住的巢穴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敌人或盗贼盘踞的地方 。
如:巢窠(盘踞之地);巢薮(指盗匪或敌人盘踞之地)
姓
〈动〉
筑巢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巢幕(筑巢于帷幕之上。喻处境危险)
居住;栖息 。
如:巢居子(泛指隐士);巢栖(指隐居)
康熙字典
巢的康熙字典解释
巢 【寅集中】【巛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鋤交切,音鄛。【說文】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禮·禮運】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檜巢。【古史考】許由夏常居巢,故號巢父。 又國名。【周書序】巢伯來朝。【傳】殷之諸侯。 又湖名。【括地志】廬州巢縣有巢湖。 又樂器。【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疏】巢,高也。言其聲高也。 又車名。【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註】巢車,車上爲櫓。 又姓。【廣韻】有巢氏之後。【史記·三皇紀】有巢氏,有天下者之號。 又菜名。【陸龜蒙詩序】蜀疏有兩巢,大巢卽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畦中。一曰野蠶豆。 又【廣韻】士稍切,音㑿。棧閣也。 又【集韻】莊交切,音𥊌。大笙也。 又【韻會】子小切【正韻】子了切,𠀤音勦。國名。 又叶牀魚切,音鋤。【崔駰·反都賦】大漢之初,雍土是居。京平之世,鴝鵒來巢。 又叶鋤尤切,音愁。【宋玉·高唐賦】王雎鸝黃,正冥楚鳩。姊歸思婦,垂雞高巢。
说文解字
巢的说文解字解释
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凡巢之屬皆从巢。
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穴部曰。穴中曰窠。樹上曰巢。巢之言高也。窠之言空也。在穴之鳥,如鴝鵒之屬。今江蘇語言通名禽獸所此曰窠。从木。象形。象其架高之形。鉏交切。二部。凡巢之屬皆从巢。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巢”是象形字。甲骨文下部像一棵树木之形,上部为鸟巢的形状。小篆上部像巢上有三只鸟的样子,表示鸟栖于树窝上。隶变后楷书写作“巢”。
《说文·巢部》:“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凡巢之属皆从巢。”(巢,鸟在树上的窝叫巢,在洞中的窝叫窠。从木,像鸟在巢中之形。大凡巢的部属都从巢。)
“巢”的本义就是鸟窠。如“鸠占鹊巢”。由鸟巢又引申指其他动物的巢穴。上古人住的地方也被称为“巢”。又指敌人或盗贼盘踞的地方。如“老巢”。
字源字型
巢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